艾灸是很多人喜歡的一種傳統中醫(yī)療法,比如有的人要活血化瘀、排出濕氣等等,就會用到艾灸,對某一個穴位用艾草來進行熏蒸。不過我們艾灸的時候要注意,如果皮膚出現不適最好立即停止繼續(xù)艾灸,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傷害。
艾灸后出現水泡,不能繼續(xù)艾灸。
艾灸主要通過促進體內血液循環(huán)來提高睡眠質量。 但艾灸會因溫度過高或艾灸時間過長而導致皮膚出現橫向氣泡。 此時不要繼續(xù)灸,否則會引起出血和破潰。如果艾灸后出現水皰,還想繼續(xù)灸,必須等痂愈合后水皰痊愈。 一旦發(fā)現水皰,必須立即治療,否則會耽誤療程,影響病情的恢復。
艾灸過度或時間過長,局部會出現水皰。 只要不擦掉,就可以自然吸收。 如果水泡很大,就是燒傷,應該到燒傷科治療。 清洗消毒后,可用針刺破水泡,放出液體,然后涂抹濕潤的燒傷膏。 傷口應保持干燥清潔,防止感染; 傷口不應被抓傷,以保護結痂; 皮膚未痊愈前,不宜吃辛辣、熱食、牛肉、鵝肉、竹筍等發(fā)物,以免化膿感染。 不要直接灸面部穴位、乳頭、大血管等,以免燙傷。
艾灸時會出水,出汗較多,是體內水分過多所致。 如果沒有皮膚不適,則無需進行任何治療。 是艾灸祛濕散寒功效的體現,是好事,說明體內的濕寒正在排出。濕度大、寒冷的人要注意腹部和腳部的保暖,經常用艾草水泡腳,少吃生冷食物,如西瓜、冰鎮(zhèn)飲料、冰淇淋等,作息有規(guī)律。適度的戶外活動可以改善身體的寒冷體質。
注: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代表本站立場。